[小編“娜寫年華”]東奧會計在線中級會計職稱頻道提供:本篇為2015年《財務管理》答疑精選:變動成本差異和固定制造費用差異分析。
【原題】:計算分析題
E公司運用標準成本系統(tǒng)控制甲產品的成本。甲產品每月正常生產量為500件,每件產品直接材料的標準用量為6公斤,每公斤的標準價格為1.5元;每件產品標準耗用工時為4小時,每小時標準工資率為4元;制造費用預算總額為10000元,其中變動制造費用為6000元,固定制造費用為4000元。本月實際生產了440件,實際材料價格1.6元/公斤,全月實際耗用3250公斤;本期實際耗用直接人工2100小時,支付工資8820元,實際支付變動制造費用6480元,支付固定制造費用3900元。
要求:
。1)編制甲產品標準成本卡。
項目 |
用量標準 |
價格標準 |
單位標準成本 |
直接材料 |
|||
直接人工 |
|||
變動制造費用 |
|||
固定制造費用 |
|||
單位標準成本 |
。2)計算和分解產品標準成本差異(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按三差異法計算)。
正確答案:
。1)
項目 |
用量標準 |
價格標準 |
單位標準成本 |
直接材料 |
6公斤/件 |
1.5元/公斤 |
9元/件 |
直接人工 |
4小時/件 |
4元/小時 |
16元/件 |
變動制造費用 |
4小時/件 |
6000/(500×4)=3元/小時 |
12元/件 |
固定制造費用 |
4小時/件 |
4000/(500×4)=2元/小時 |
8元/件 |
單位標準成本 |
45元/件 |
(2)①直接材料成本差異=3250×1.6-440×6×1.5=1240(元)
直接材料價格差異=(1.6-1.5)×3250=325(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異=(3250-440×6)×1.5=915(元)
、谥苯尤斯げ町=8820-440×4×4=1780(元)
直接人工工資率差異=(8820/2100-4)×2100=420(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異=(2100-440×4)×4=1360(元)
③變動制造費用差異=6480-440×4×3=1200(元)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6480/2100-3)×2100=180(元)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2100-440×4)×3=1020(元)
、芄潭ㄖ圃熨M用差異=3900-440×4×2=380(元)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3900-2000×2=-100(元)
固定制造費用產量差異=(2000-2100)×2=-200(元)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2100-440×4)×2=680(元)
知識點:成本差異的計算及分析
【學員提問】
這個題我總是理解不清,有什么好的辦法嗎?好像每年的大題都有一道這種題,謝謝啦!
【東奧老師回答】
尊敬的學員,您好:
關于這個問題,由于這部分比較難理解,掌握以下部分就可以應對考試了。
1.變動成本差異分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制造費用差異。
橫軸表示的實際產量下的用量,縱軸表示的是價格。Q實表示的是實際產量下的實際用量,Q標表示的是實際產量下的標準用量。有時候題干中會給出實際產量和單位標準用量和單位實際用量,所以Q實=實際用量×單位實際用量,Q標=實際用量×單位標準用量。
總差異就是圖示中最外邊的橫軸線對應的點Q實×最外邊的縱軸線所對應的點P實-最里邊的橫軸線對應的點Q標×最里邊的縱軸線所對應的點P實。
價差=Q實×(P實-P標),量差=P標×(Q實-Q標)。
P:價格(直接材料)、實際工資率(直接人工)、變動制造費用分配率(變動制造費用);
Q:實際用量(直接材料)、實際工時(直接人工)、實際工時(變動制造費用)。
2.固定制造費用兩差異分析和三差異分析:
這里的P標=標準固定制造費用總額/標準總工時。實際產量下標準工時=實際產量×單位標準工時,而預算產量下標準工時=預算產量×單位標準工時。
然后您再做一下這道題,有不明白的再提問,老師再為您解答。
祝您學習愉快!
更多中級會計職稱疑難問題,東奧問答頻道幫您解答!
相關熱薦:
責任編輯:娜寫年華
- 上一個文章: 2015年《財務管理》答疑精選:遞延年金的計算
- 下一個文章: 2015年《財務管理》答疑精選:每股收益無別點計算的簡便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