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成本管理_2020年中級會計財務管理知識點




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神圣。2020年中級會計考試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在這關鍵的時刻,各位考生一定要堅持每天學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級財務管理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公式太多記不???這些方法來幫你>>
【內容導航】
成本中心
利潤中心
投資中心
【所屬章節(jié)】
第八章成本管理——第四節(jié)作業(yè)成本與責任成本
【知識點】責任成本管理
責任成本管理
☆考點精講
(一)各類責任中心的定義、類型和考核指標
1.成本中心
成本中心是指有權發(fā)生并控制成本的單位。成本中心一般不會產生收入,通常只計量考核發(fā)生的成本。
成本中心具有以下特點:
(1)成本中心不考核收益,只考核成本;
(2)成本中心只對可控成本負責,不負責不可控成本;
(3)責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內容。
可控成本是指成本中心可以控制的各種耗費,它應具備三個條件:
(1)該成本的發(fā)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預見的;
(2)該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計量的;
(3)該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調節(jié)和控制的。
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主要使用的指標包括預算成本節(jié)約額和預算成本節(jié)約率。計算公式為:
(1)預算成本節(jié)約額=實際產量預算責任成本-實際責任成本;
(2)預算成本節(jié)約率=預算成本節(jié)約額/實際產量預算責任成本×100%。
成本中心是責任中心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形式,只要是對成本的發(fā)生負有責任的單位或個人都可以成為成本中心。
2.利潤中心
利潤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潤的責任單位。它不但有成本發(fā)生,而且還有收入發(fā)生。因此,它要同時對成本、收入以及收入成本的差額即利潤負責。
利潤中心的類型包括:
(1)自然利潤中心,它是自然形成的,直接對外提供勞務或銷售產品以取得收入的責任中心;
(2)人為利潤中心,它是人為設定的,通過企業(yè)內部各責任中心之間使用內部結算價格結算半成品內部銷售收入的責任中心。
考核指標:
(1)邊際貢獻=銷售收入總額-變動成本總額
(2)可控邊際貢獻=邊際貢獻-該中心負責人可控固定成本
(3)部門邊際貢獻=可控邊際貢獻-該中心負責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提示1】可控邊際貢獻也稱部門經理邊際貢獻,它衡量了部門經理有效運用其控制下的資源的能力,是評價利潤中心管理者業(yè)績的理想指標。
【提示2】部門邊際貢獻反映了部門為企業(yè)利潤和彌補與生產能力有關的成本所作的貢獻,它更多的用于評價部門業(yè)績而不是利潤中心管理者的業(yè)績。
3.投資中心
投資中心是指既能控制成本、收入和利潤,又能對投入的資金進行控制的責任中心,如事業(yè)部、子公司等。其經理所擁有的自主權不僅包括制定價格、確定產品和生產方法等短期經營決策權,而且還包括投資規(guī)模和投資類型等投資決策權。
投資中心是最高層次的責任中心,它擁有最大的決策權,也承擔最大的責任。
考核指標:
(1)投資報酬率。投資報酬率是投資中心獲得的利潤與投資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
投資報酬率=息稅前利潤/平均經營資產
投資報酬率主要說明了投資中心運用公司的每單位資產對公司整體利潤貢獻的大小。它根據現有的會計資料計算,比較客觀,可用于部門之間,以及不同行業(yè)之間的比較。過于關注投資利潤率也會引起短期行為的產生,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損害整體利益最大化目標,導致經理人員為眼前利益而犧牲長遠利益。
(2)剩余收益。剩余收益是指投資中心的經營收益扣減經營資產按要求的最低投資報酬率計算的收益額之后的余額。其計算公式:
剩余收益=息稅前利潤-(平均經營資產×最低投資報酬率)
其中,最低投資報酬率通??梢圆捎闷髽I(yè)整體的最低期望投資報酬率,也可以采用企業(yè)為該投資中心單獨規(guī)定的最低投資報酬率。
剩余收益指標彌補了投資報酬率指標會使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相沖突的不足,但由于其是一個絕對數指標,難以在不同規(guī)模的投資中心之間進行業(yè)績比較。另外,剩余收益同樣僅反映當期業(yè)績,單純使用這一指標也會導致投資中心管理者的短視行為。
點擊了解更多知識點:與田明老師一起,打牢基礎,破冰取證!
中級會計考試于9月5日至7日進行!做事是否快捷,不在一時奮發(fā),而在能否持久。想要在財務管理科目的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就快和田明老師一起學習吧!
注:以上知識點選自田明老師《財務管理》授課講義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