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有質量保證的銷售會計處理
精選回答
附有質量保證的銷售會計處理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主要依賴于質量保證的類型以及是否構成單項履約義務。
一、質量保證類型
附有質量保證的銷售,其質量保證類型主要分為兩類:
1.保證類質保:向客戶保證所售商品符合既定標準,常見的如國家規(guī)定的三包服務等。這類質保通常不被視為單項履約義務,而是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進行會計處理。
2.服務類質保:在向客戶保證所售商品符合既定標準之外,還提供了一項單獨的服務。這類質保往往構成單項履約義務,需要按照單獨售價的相對比例將合同交易價格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并在各項履約義務履行時分別確認收入。
二、會計處理步驟
1.評估質量保證類型:
首先,企業(yè)需要評估提供的質量保證是否構成單項履約義務。這通常取決于質量保證是否為法定要求、質量保證期限以及企業(yè)承諾履行任務的性質等因素。
如果客戶能夠選擇單獨購買質量保證,或者該服務可由賣方之外的第三方提供,或者企業(yè)在保證所銷售商品符合既定標準之外向用戶提供了一項單獨的服務,則很可能構成單項履約義務。
2.會計處理:
保證類質保:
不作為單項履約義務處理,不參與交易價格的分攤。
按照可能發(fā)生的產品質量保證費用的數(shù)額與發(fā)生的概率計算確定金額,借記“銷售費用”,貸記“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
服務類質保:
作為單項履約義務處理,將合同交易價格按照單獨售價的相對比例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
在各項履約義務履行時分別確認收入,通常通過“主營業(yè)務收入”等科目進行核算。
成本匹配:
銷售與質量保證服務的成本需分別進行匹配和分攤。這要求企業(yè)在會計記錄中清晰地區(qū)分銷售成本和質量保證服務成本。
預計負債:
對于保證類質保,企業(yè)需要根據退貨率等因素預計負債,并在每個資產負債表日重新計量。
預計負債的會計處理通常涉及“預計負債”科目的借貸方變動。
披露要求:
企業(yè)需要在財務報表中充分披露與附有質量保證的銷售相關的會計政策、估計和假設等信息,以便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了解企業(y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三、舉例
假設甲公司銷售給乙公司一批電視機,售價為100萬元,其中電視機本身的價格為95萬元,三年延保服務價格為5萬元。甲公司承諾售出后1年內為法定免費保修期,并估計在法定保修期內將發(fā)生的保修費用為8萬元。
會計處理:
電視機本身的銷售收入為95萬元,按照一般銷售業(yè)務進行會計處理。
三年延保服務構成單項履約義務,按照單獨售價(5萬元)的相對比例分攤合同交易價格。由于延保服務可單獨計價且提供了額外的服務,因此應作為單項履約義務處理。
甲公司在法定免費保修期內預計的保修費用8萬元,應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進行會計處理,借記“銷售費用”,貸記“預計負債——產品質量保證”。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會計知識點解讀,考點分析可以關注中級會計實務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