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租賃準則的會計處理案例及分析
精選回答
新租賃準則的會計處理案例及分析
一、案例背景
甲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企業(yè),乙公司是一家物業(yè)管理公司。甲公司因生產經營需要,向乙公司租賃了一棟辦公樓。租賃期為5年,租賃期開始日為2023年1月1日。租賃合同約定,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萬元,租賃期屆滿時,甲公司有權以10萬元的價格購買該辦公樓。甲公司在租賃期開始日評估后認為,不能合理確定將行使購買選擇權。
二、會計處理分析
1.租賃負債的初始計量
根據新租賃準則,租賃負債應當按照租賃期開始日尚未支付的租賃付款額的現值進行初始計量。本案例中,甲公司每年年末支付租金100萬元,租賃期為5年,因此未支付的租賃付款額為500萬元。假設折現率為5%,則租賃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計算如下:
計算過程:
租賃付款額的現值=100萬元×(P/A,5%,5)
其中,(P/A,5%,5)為年金現值系數,查表可得其值約為4.3295。
租賃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100萬元×4.3295=432.95萬元
會計分錄:
借:使用權資產4,329,500元
租賃負債---未確認融資費用670,500元(5,000,000-4,329,500)
貸: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5,000,000元
2.使用權資產的確認
使用權資產應當按照成本進行初始計量,該成本包括:
(1)租賃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
(2)在租賃期開始日或之前支付的租賃付款額(如有)。
(3)承租人發(fā)生的初始直接費用。
(4)承租人為拆卸及移除租賃資產、復原租賃資產所在場地或將租賃資產恢復至租賃條款約定狀態(tài)預計將發(fā)生的成本(如有)。
本案例中,假設沒有其他初始直接費用和復原成本,使用權資產的初始計量金額即為租賃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432.95萬元。
會計分錄(與租賃負債初始計量時一并確認):
(已在上述分錄中體現)
3.后續(xù)計量
租賃負債的后續(xù)計量:
租賃負債應當按照租賃期開始日確定的折現率進行后續(xù)計量。每個報告期末,承租人應當根據租賃付款額的支付情況,調整租賃負債的賬面價值,并確認相應的利息費用。
利息費用計算:
利息費用=租賃負債的賬面價值×折現率
例如,在第一個報告期末(2023年12月31日),租賃負債的賬面價值為432.95萬元,利息費用為:
利息費用=4,329,500元×5%=216,475元
會計分錄:
借:財務費用---利息費用216,475元
貸:租賃負債---未確認融資費用216,475元
使用權資產的后續(xù)計量:
使用權資產應當按照成本減去累計折舊和累計減值損失后的凈額進行后續(xù)計量。承租人應當采用合理的折舊方法,對使用權資產進行折舊。
折舊計算:
假設甲公司采用直線法折舊,折舊年限為5年,則每年折舊額為:
折舊額=4,329,500元÷5=865,900元
會計分錄: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865,900元
貸:使用權資產累計折舊865,900元
4.租賃期內的租金支付
每年年末,甲公司支付租金100萬元。
會計分錄:
借: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1,000,000元
貸:銀行存款1,000,000元
同時,隨著租金的支付,租賃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少,未確認融資費用也相應減少。
5.租賃期屆滿時的處理
租賃期屆滿時,甲公司有權以10萬元的價格購買該辦公樓,但由于甲公司評估后認為不能合理確定將行使購買選擇權,因此在租賃期屆滿時,甲公司無需支付額外的購買款項。租賃期屆滿后,甲公司應將使用權資產和租賃負債進行相應的終止處理。
會計分錄(假設租賃期屆滿時無其他相關費用):
借:租賃負債---租賃付款額(剩余未支付金額,此時應為0)
累計折舊(已計提折舊總額,即4,329,500元)
貸:使用權資產(原值,即4,329,500元)
若存在未確認融資費用的余額,也需進行相應處理,但在此案例中,隨著租金的支付和利息費用的確認,未確認融資費用已逐漸攤銷完畢。
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會計知識點解讀,考點分析可以關注中級會計實務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