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么意思
精選回答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導行政法制定、執(zhí)行和解釋的基本準則,它們貫穿于行政法的各個領域和環(huán)節(jié),確保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合法、合理、公正、高效,并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包括:
一. 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它要求行政機關的行政執(zhí)法權的享有和行使必須有法律依據(jù)或者符合法律,不能與法律相違背。這包括兩個方面的要求:
1. 法律優(yōu)先:行政機關的任何規(guī)定和決定都不得與法律相抵觸,行政機關不得作出不符合現(xiàn)行法律的規(guī)定和決定。行政機關的規(guī)定和決定違法,就不能取得法律效力。
2. 法律保留:立法機關保留對某些事項的立法權限,行政立法不能以消極地不抵觸法律為滿足,還需法律的明確授權。依法只能由法律規(guī)定的事項,行政機關除非獲得授權,否則不得作出任何規(guī)定和決定。
二. 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時,應當避免采取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確保行政行為的合理性和公正性。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 公平公正對待:行政機關要平等對待行政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同時,面對同等情況應當同等對待,不同情況應當區(qū)別對待,不得恣意地實施差別待遇。
2. 考慮相關因素:行政機關在作出行政決定和進行行政裁量時,只能考慮符合立法授權目的的相關因素,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
3. 比例原則:行政機關所選擇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應當為法律所必需,結果和手段之間存在著正當性。在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xiàn)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采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
三. 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正當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時,應當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證行政管理相對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 行政公開:除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做到信息公開,以實現(xiàn)公民的知情權。
2. 公眾參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guī)定和決定,尤其是作出對公民不利的決定時,應當聽取公民的陳述和申辯,保障公民的參與權。
3. 回避: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四. 高效便民原則
高效便民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時,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方便人民群眾。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要求:
1. 行政效率: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不完全作為。
2. 便利當事人:行政機關在行政活動中應當盡量減少當事人的程序性負擔,提供便捷的服務。
五. 誠實守信原則
誠實守信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公布信息應當全面、準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并經(jīng)法定程序,不得撤銷、變更已經(jīng)生效的行政決定。這體現(xiàn)了行政機關對公眾和社會的誠信責任。
六. 權責統(tǒng)一原則
權責統(tǒng)一原則要求行政機關履行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事物的管理職責時,要實現(xiàn)權利與職責相統(tǒng)一。這包括行政效能和行政責任兩個方面:
1. 行政效能: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管理職責,要擁有法律、法規(guī)賦予其相應的強制執(zhí)行手段,用國家強制力作保障,行使行政優(yōu)益權,保證政令有效。
2. 行政責任: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權責統(tǒng)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權力和法律責任的統(tǒng)一,即執(zhí)行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相關知識點推薦,可以點擊查看:
相關知識點的詳細解讀,考試重難點分析盡在東奧會計在線涉稅服務相關法律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概念及計稅依據(jù)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