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征收范圍包括:稅收與非稅收入征收、建設資金征收、管理費征收。行政征收的實施必須以相對方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為前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體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相對方財產(chǎn)所有權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更新時間:2022-02-26 11:54:59 查看全文>>
行政征收范圍包括:稅收與非稅收入征收、建設資金征收、管理費征收。行政征收的實施必須以相對方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為前提。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體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相對方財產(chǎn)所有權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更新時間:2022-02-26 11:54:59 查看全文>>
行政監(jiān)督是行政主體依法定職權,對相對方遵守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執(zhí)行行政命令、決定的情況進行檢查、了解、監(jiān)督的行政行為。其對象是作為行政相對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組織。
從我國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來看,行政征收內(nèi)容主要有:稅收與非稅收入征收、建設資金征收、管理費征收。行政征收的實施必須以相對方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為前提。
具體行政行為成立的一般條件是:
1.在主體上,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是享有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和其他組織。
2.在內(nèi)容上,向?qū)Ψ疆斒氯俗鞒鼍哂行Ч馑嫉谋硎?。效果意思是行政機關作出行政決定所希望達到的法律效果,即設立、變更和消滅對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對抽象行政行為不能直接提起行政復議,如果行政相對人認為抽象行政行為違法,可以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提出復議申請的同時一并提出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申請。
對行政行為進行分類,可以豐富行政法理論,并能更好地幫助行政機關和相對人規(guī)范行政行為和實現(xiàn)權利救濟。如,以行政行為的對象是否特定為標準,可將行政行為分為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行政復議的審查對象是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而對抽象行政行為就不能直接提起行政復議,如果行政相對人認為抽象行政行為違法,可以在對具體行政行為提出復議申請的同時一并提出對抽象行政行為的審查申請。
行政行為的效力
(1)公定力:行政行為一經(jīng)作出即推定為合法有效。
(2)確定力(不可爭辯力、不可變更性):行政行為作出后非依法定程序、非基于法定理由,不得隨意變更或撤銷。
行政行為,通常又稱為“行政法律行為”,是指行政主體實施行政管理和服務活動、行使行政職權或履行行政服務職能過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的、旨在產(chǎn)生某種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行政行為這一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涵:
(1)行政行為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即國家行政機關及授權性組織;(2)行政行為的目的是履行行政管理和服務職責,實現(xiàn)行政管理和服務的目標;(3)行政行為的表現(xiàn)形式是行使行政權力,是國家行政權的直接體現(xiàn);(4)行政行為是旨在產(chǎn)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
具體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
具體行政行為包括: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
1、行政許可:指行政機關根據(jù)相對人的申請,通過頒發(fā)許可證、執(zhí)照等形式,依法賦予相對人從事某種活動的法律資格或者實施某種行為的法律權利的具體行政行為。
2、行政處罰:是指具有法定的行政機關,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qū)`反規(guī)范、尚未構成犯罪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給予行政制裁的具體行政行為。行政處罰欄項目要以每個單行法規(guī)規(guī)定的具體違法行為為標準,每個具體違法行為填報一條行政處罰。
行政處罰包括:
(1)警告(包括通報批評、責令檢討、責令悔過等)。警告屬于申誠罰,是一種影響相對方聲譽、給相對方施加一定精神上壓力的處罰。
(2)罰款。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行政征收的范圍是什么
知識導航
注冊會計師
初級會計師
初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