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是新法實施后,之前人們的行為不適用新法,而只沿用舊法。稅法基本原則是統(tǒng)領所有稅收規(guī)范的根本準則,為包括稅收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在內的一切稅收活動所必須遵守。
更新時間:2025-08-30 17:51:04 查看全文>>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是新法實施后,之前人們的行為不適用新法,而只沿用舊法。稅法基本原則是統(tǒng)領所有稅收規(guī)范的根本準則,為包括稅收立法、執(zhí)法、司法、守法在內的一切稅收活動所必須遵守。
更新時間:2025-08-30 17:51:04 查看全文>>
稅收法定原則是稅法基本原則中的核心。稅收法定原則也稱為稅收法定主義,是指稅法主體的權利義務必須由法律加以規(guī)定,稅法的各類構成要素都必須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確。稅收法定主義貫穿稅收立法和執(zhí)法的全部領域,其內容包括稅收要件法定原則和稅務合法性原則。
1.稅收要件法定原則是指有關納稅人、課稅對象、課稅標準等稅收要件必須以法律形式作出規(guī)定,且有關課稅要素的規(guī)定必須盡量明確。具體來說,它要求:
(1)國家對其開征的任何稅種都必須由法律對其進行專門確定才能實施。
(2)國家對任何稅種征稅要素的變動都應當按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進行。
(3)征稅的各個要素不僅應當法定,還應當盡量明確,避免歧義。
2.稅務合法性原則是指稅務機關按法定程序依法征稅,不得隨意減征、停征或免征,無法律依據不征稅。
(1)立法者在立法的過程中要對各個稅種征收的法定程序加以明確規(guī)定,既可以使納稅得以程序化,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約社會成本,又尊重并保護了稅收債務人的程序性權利,促使其提高納稅的意識。
稅收收入劃分的原則:
①效率原則;②適應原則;③恰當原則;④經濟利益原則。
稅收收入劃分:
我國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將稅收收入劃分為中央政府固定收入、地方政府固定收入和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共享收入。全面“營改增”后,增值稅收入劃分進行了試點調整,中央政府分享50%,地方政府分享50%??忌鷳盐斩愂帐杖氲幕緞澐忠?guī)則。
為促進各地保護和改善環(huán)境、增加環(huán)境保護投入,國務院決定,環(huán)境保護稅全部作為地方收入。
收入劃分:
1.中央固定收入
稅法原則包括稅法的基本原則和稅法的適用原則兩個層次。
一、稅法基本原則
稅法基本原則是一定社會經濟關系在稅收法制中的體現,是國家稅收法治的理論基礎。
1.稅收法定原則
(1)稅收要件法定原則——立法角度
國家對其開征的任何稅種都必須由法律對其進行專門確定才能實施;
國家對任何稅種征稅要素的變動都應當按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進行;
稅法適用原則包括:
1. 法律優(yōu)位原則
其基本含義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還可進一步推論為稅收行政法規(guī)的效力優(yōu)于稅收行政規(guī)章效力;效力低的稅法與效力高的稅法發(fā)生沖突時,效力低的稅法即是無效的。
2.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新法實施后,之前人們的行為不適用新法,而只沿用舊法。
3. 新法優(yōu)于舊法原則
也稱后法優(yōu)于先法原則,即新舊法對同一事項有不同規(guī)定時,新法的效力優(yōu)于舊法。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是什么意思
知識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