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導航】:
所屬章節(jié) |
知識點正文 |
相關習題 |
2013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為10月19日至20日,是時候進入備考狀態(tài)!以下是2013年注會考試重要知識點項目系統(tǒng)風險的衡量和處置的具體內容和相關習題,注會起跑,你準備好了嗎!
【所屬章節(jié)】:
本知識點屬于《財務成本管理》第八章資本預算第三節(jié)項目風險的衡量與處置的內容。
【重要知識點】:項目系統(tǒng)風險的衡量和處置
一、加權平均成本與權益資本成本
1.計算項目凈現值的兩種方法
方法 |
現金流量的特點 |
折現率 |
實體現金流量法 |
以企業(yè)實體為背景,確定項目對企業(yè)現金流量的影響。 確定現金流出量時不考慮利息和償還本金。 |
以企業(yè)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作為折現率。 |
股權現金流量方法 |
以股東為背景,確定項目對股東現金流量的影響。 利息和償還本金為相關的現金流出量。 |
以股權資本成本為折現率。 |
2.結論
(1)兩種方法計算的凈現值沒有實質區(qū)別。不能用股東要求的報酬率去折現企業(yè)實體的現金流量,也不能用企業(yè)加權平均的資本成本折現股權現金流量。
(2)折現率應當反映現金流量的風險。股權現金流量的風險比實體現金流量大,它包含了公司的財務風險。實體現金流量不包含財務風險,比股東的現金流量風險小。
(3)增加債務不一定會降低加權平均成本。
(4)實體現金流量法比股權現金流量法簡潔。
二、使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的條件
使用企業(yè)當前的資本成本作為項目的資本成本,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項目的風險與企業(yè)當前資產的平均風險相同;二是公司繼續(xù)采用相同的資本結構為新項目籌資。
三、投資項目系統(tǒng)風險的衡量
1.可比公司法
適用范圍 |
若目標公司待評估項目經營風險與公司原有經營風險不一致(不滿足等風險假設)。 |
調整方法 |
尋找一個經營業(yè)務與待評估項目類似的上市公司,以該上市企業(yè)的β值替代待評估項目的β值。 |
計算步驟 |
①卸載可比企業(yè)財務杠桿: β資產=類比上市公司的β權益/[1+(1-類比上市公司適用所得稅稅率)×類比上市公司的產權比率] ②加載目標企業(yè)財務杠桿 目標公司的β權益=β資產×[1+(1-目標公司適用所得稅稅率)×目標公司的產權比率] ③根據目標企業(yè)的β權益計算股東要求的報酬率 股東要求的報酬率=無風險利率+β權益×市場風險溢價 ④計算目標企業(yè)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負債稅前成本×(1-所得稅稅率)×負債比重+權益成本×權益比重 |
2.擴展
適用范圍 |
若目標公司待評估項目經營風險與公司原有經營風險一致,但資本結構與公司原有資本結構不一致(滿足等風險假設,但不滿足等資本結構假設)。 |
調整方法 |
以本公司的原有β替代待評估項目的β值。 |
計算步驟 |
①卸載原有企業(yè)財務杠桿: β資產=原有公司的β權益/[1+(1-公司原適用所得稅稅率)×公司原有的產權比率] ②加載投資新項目后企業(yè)新的財務杠桿 公司新的β權益=β資產×[1+(1-公司新適用所得稅稅率)×公司新的產權比率] ③根據新的β權益計算股東要求的報酬率 股東要求的報酬率=無風險利率+β權益×市場風險溢價 ④計算新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負債稅前成本×(1-所得稅率)×新負債比重+權益成本×新權益比重 |
【相關習題】:
注會頻道精彩推薦:
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篇文章: 2013《財務成本管理》重要知識點:項目風險分析的概念
- 下一篇文章: 2013《財務成本管理》重要知識點:項目特有風險的衡量與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