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會《會計》第二章會計政策、會計估計-章節(jié)練習




生活因目標而充滿希望,因努力而綻放光彩。注冊會計師備考階段,大家要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克服懶惰,為了自己的小目標,努力奮斗!注會考試習題已經整理好了,快來開始練習吧!
【單選題】1.下列項目中,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是( )。
A.分期付款購買資產由應付價款總額改為應付價款總額現(xiàn)值計價
B.對子公司投資由權益法核算改為成本法核算
C.將借款費用資本化改為費用化
D.無形資產使用壽命不確定改為使用壽命確定
【答案】D
【解析】會計政策變更涉及的是會計確認、計量基礎和列報項目的變動,而無形資產由使用壽命不確定改為確定,并沒有涉及到會計確認、計量基礎以及列報項目的變動,所以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而是屬于會計估計變更。
【單選題】2、甲公司原為執(zhí)行小企業(yè)會計制度的公司,因企業(yè)規(guī)模擴大和企業(yè)組織形式的變更,經董事會批準于2018年1月1日首次執(zhí)行企業(yè)會計準則,對有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作如下變更,對子公司股權投資的后續(xù)計量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甲公司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2018年年初賬面余額為4500萬元,其中,投資成本為4000萬元,損益調整為500萬元,未發(fā)生減值。變更日該投資的計稅基礎為其成本4000萬元,假定甲公司計劃長期持有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甲公司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計提盈余公積,預計在未來期間不會發(fā)生變化。甲公司因該事項確認的利潤分配金額為( )萬元。
A.50
B.450
C.37.5
D.375
【答案】B
【解析】因政策要求,對子公司股權投資由權益法改為成本法,屬于會計政策變更,應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處理,視同其自初始取得就采用成本法核算。
會計分錄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 4000
盈余公積 5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450
貸: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成本 4000
——損益調整 500
提示:因甲公司計劃長期持有該項對子公司的股權投資,則其原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之間形成的暫時性差異,無需確認遞延所得稅影響。
【單選題】3、甲公司2018年1月1日對某棟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辦公樓的后續(xù)計量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該辦公樓2018年年初賬面價值為6800萬元,已計提折舊2000萬元,未發(fā)生減值,變更日的公允價值為8800萬元。該辦公樓在變更日的計稅基礎與其原賬面價值相同。甲公司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在未來期間不會發(fā)生變化。甲公司按凈利潤的10%提取盈余公積,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列關于甲公司的處理錯誤的是( )。
A.確認投資性房地產——成本8800萬元
B.確認盈余公積150萬元
C.確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1800萬元
D.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500萬元
【答案】C
【解析】會計處理如下:
借: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8800
投資性房地產累計折舊 2000
貸:投資性房地產 8800
盈余公積 150(2000×75%×10%)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1350(2000×75%×90%)
遞延所得稅負債 500
提示:變更后,賬面價值為其公允價值8800萬元,計稅基礎為原賬面價值6800萬元,形成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000萬元(8800-6800),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500萬元(2000×25%)。
【單選題】4、2014年12月31日,長江公司將一棟辦公樓對外出租,并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當日該辦公樓賬面價值為10000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0,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2018年1月1日,長江公司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滿足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的條件,甲公司決定采用公允價值模式對該辦公樓進行后續(xù)計量。當日,該辦公樓公允價值為13000萬元;2018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上升為155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等其他因素,則2018年長江公司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影響所有者權益的金額為( )萬元。
A.2750
B.10000
C.2500
D.7000
【答案】D
【解析】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屬于會計政策變更,轉換之后的投資性房地產按照轉換日的公允價值作為初始入賬價值,原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到留存收益,所以該投資性房地產影響所有者權益的金額=轉換日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13000-10000/20×17)+2018年公允價值變動(15500-13000)=7000(萬元),選項D正確。
【單選題】5、下列關于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xiàn)有金額之間的差額
B.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上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xiàn)有金額之間的差額
C.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估計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xiàn)有金額之間的差額
D.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盈余公積應有金額與現(xiàn)有金額之間的差額
【答案】A
【解析】會計政策變更累積影響數(shù),是指按照變更后的會計政策對以前各期追溯計算的列報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應有金額與現(xiàn)有金額之間的差額。
注:以上注會考試習題是由東奧名師講義以及東奧教研專家團隊提供
(本文為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僅供考生學習使用,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