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信仰提示:標準成本一章主要出現客觀題,內容不多,當然可考內容也不會多。關鍵是要理解標準成本是成本計算的一種新理念。標準成本與制造成本、責任成本都是從不同角度來對成本進行分類和計算,都是為了實現一定的管理目的。
2014注會財管第十七章客觀題常見考點
一、關于標準成本的含義
一為“成本標準”,成本標準=單位產品標準成本=單位產品標準消耗量×標準單價,另一個為“標準成本”,標準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準成本。
所以:討論標準成本制定時,指的是單位產品標準成本,即“成本標準”;討論成本差異計算時,指的是實際產量下的標準成本,即“標準成本”。
二、標準成本的分類
分類
標準 |
種 類 |
含 義 |
依 據 |
用 途 |
按其制定所根據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 |
理想標準成本 |
是指在最優(yōu)條件下,利用現有的規(guī)模和設備能夠達到的最低成本。 |
理論上的業(yè)績標準;生產要素的理想價格;可能實現的最高生產經營能力利用水平。 |
揭示實際成本下降的潛力,不能作為考核依據。 |
正常標準成本 |
是指在效率良好的條件下,根據下期一般應該發(fā)生的生產要素消耗量、預計價格和預計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制定出來的標準成本。 |
考慮了生產經營過程中難以避免的損耗和低效率。
大于理想但小于歷史平均水平。 |
實際工作中廣泛使用正常標準成本。 | |
按
適用期
分類 |
現行標準成本 |
是指根據其適用期間應該發(fā)生的價格、效率和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等預計的標準成本。 |
可以作為評價實際成本的依據,也可以用來對存貨和銷貨成本進行計價。 | |
基本標準成本 |
是指一經制定,只要生產的基本條件無重大變化,就不予變動的一種標準成本。 |
【提示】所謂生產的基本條件的重大變化是指產品的物理結構的變化,重要原材料和勞動力價格的重要變化,生產技術和工藝的根本變化,只有這些條件發(fā)生變化,基本標準成本才需要修訂。由于市場供求變化導致的售價變化和生產經營能力利用程度變化,由于工作方法改變而引起的效率變化等,不屬于生產的基本條件的重大變化。 |
與各期實際成本進行對比,可以反映成本變動的趨勢;但不宜用來直接評價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
三、標準成本的制定
成本項目 |
用量標準 |
價格標準 |
直接材料 |
單位產品材料消耗量 |
原材料單價 |
直接人工 |
單位產品直接人工工時 |
小時工資率 |
制造費用 |
單位產品直接人工工時(或臺時) |
小時制造費用分配率 |
注意正常標準成本確定:
直接材料的用料標準 |
包括必不可少的消耗,以及各種難以避免的損失。 |
直接材料的價格標準 |
是預計下一年度實際需要支付的進料單位成本,包括發(fā)票價格、運費、檢驗和正常損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 |
直接人工標準工時 |
是指在現有生產技術條件下,生產單位產品所需要的時間,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時間,以及必要的間歇和停工,如工間休息、調整設備時間、不可避免的廢品耗用工時等; |
直接人工的價格標準 |
指標準工資率,它可能是預定的工資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資率; |
固定制造費用的用量標準與變動制造費用的用量標準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時、機器工時、其他用量標準等,并且兩者要保持一致,以便進行差異分析 |
四、變動成本差異分析
(一)變動成本差異計算的通用公式
(二)變動成本差異分析的責任歸屬
用量差異 |
價格差異 | |||||
材料用量差異 |
人工效率差異 |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
材料價格差異 |
人工工資率差異 |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 | |
主要責任部門 |
主要是生產部門的責任【提示】但也不是絕對的(如采購材料質量差導致材料數量差異或工作效率慢是采購部門責任)。 |
采購部門 |
由人事勞動部門管理 |
部門經理負責 |
五、固定制造費用成本差異分析
更詳細內容請參見東奧財管名師閆華紅和田明兩位老師的課件和講義,祝大家在東奧學習愉快!
責任編輯:龍貓的樹洞
- 上一篇文章: 2014注會財管第十六章客觀題常見考點
- 下一篇文章: 2014注會財管第十八章客觀題常見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