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存貨的計量_25注會會計主觀題特訓




下文的計算分析題涉及到了注會會計的知識點期末存貨的計量,考生們可以通過下文的主觀題特訓,來熟悉計算分析題的命題點和答題思路,通過不斷訓練,掌握答題技巧,而后能夠更從容的應對主觀題,爭取在考試中拿到更多分數!
《會計》特訓主觀題匯總> | 近3年考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會計》各章思維導圖匯總>
期末存貨的計量
【計算分析題】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期末存貨采用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按單項存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甲公司與存貨有關的資料如下:
(1)2×23年1月1日,購入一批A材料,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價款12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156萬元。取得貨物運輸行業(yè)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運輸費6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為5.4萬元。A材料入庫時發(fā)現短缺5%,經查屬于合理損耗。
(2)已知購入的A材料專門用于生產B產品,并且該B產品已經簽訂了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至2×23年12月31日,B產品尚未開始生產,將A材料加工成B產品預計發(fā)生加工成本700萬元,B產品的合同價格為1900萬元(不含稅),銷售B產品將發(fā)生相關稅費60萬元。
(3)2×23年12月31日甲公司庫存打印機3000臺,單位成本為1.4萬元/臺。2×23年12月31日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臺1.4萬元,預計銷售稅費為每臺0.1萬元,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0萬元。甲公司于2×24年3月6日向丙公司銷售打印機100臺,每臺售價為1.2萬元,貨款已收到,客戶取得打印機的控制權。
要求:
(1)根據資料(1),計算A材料的入賬成本。
(2)根據資料(2),判斷2×23年12月31日A材料是否發(fā)生減值;如果發(fā)生減值計算減值金額,并編制與計提減值準備相關的會計分錄。
(3)根據資料(3),編制甲公司2×24年3月6日銷售打印機的相關會計分錄。
● ● ●
【正確答案】
(1)正確答案:
A材料的入賬成本=1200+60=1260(萬元)。
(2)正確答案:
①A材料是用于生產B產品的,A材料的價值體現在最終生產的產品中,因此A材料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B產品的可變現凈值為基礎進行計算。B產品的可變現凈值為1840萬元(1900-60),B產品的成本為1960萬元(1260+700),成本高于其可變現凈值,B產品發(fā)生了減值,因此A材料也發(fā)生了減值。
②A材料的可變現凈值=1900-60-700=1140(萬元),成本為1260萬元,應當對A材料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金額=1260-1140=120(萬元)。會計分錄如下:
借:資產減值損失 120
貸:存貨跌價準備 120
(3)正確答案:
2×24年3月6日
借:銀行存款 135.6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2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5.6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140
貸:庫存商品 140
因銷售打印機應結轉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 [1.4-(1.4-0.1)] ×3000×100/3000=10(萬元)。
借:存貨跌價準備 10
貸:主營業(yè)務成本 10
● ●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為8月23日-24日,在沖刺備考的關鍵時期,大家需著重加強平時掌握不夠扎實的重要知識點的練習,全力攻克薄弱環(huán)節(jié),實現知識掌握的最大化。下文還為各位考生整理了沖刺備考資料包,點擊下圖即可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