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企業(yè)綜合績效評價標準
綜合績效評價標準分為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標準和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標準。
財務績效定量評價標準按照不同行業(yè)、不同規(guī)模及指標類別,劃分為優(yōu)秀(A)、良好(B)、平均(C)、較低(D)、較差(E)五個檔次,對應五檔評價標準的標準系數(shù)分別為1.0、0.8、0.6、0.4、O.2,較差(E)以下為0.
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標準分為優(yōu)(A)、良(B)、中(C)、低(D)、差(E)五個檔次。對應五檔評價標準的標準系數(shù)分別為1.0、O.8、0.6、O.4、0.2,差(E)以下為0.
6.企業(yè)綜合績效評價工作程序
財務績效定量評價工作具體包括提取評價基礎數(shù)據(jù)、基礎數(shù)據(jù)調整、評價計分、形成評價結果等內容。
管理績效定性評價工作具體包括收集整理管理績效評價資料、聘請咨詢專家、召開專家評議會、形成定性評價結論等內容。
7.企業(yè)綜合績效評價計分方法
(1)基本指標計分
財務績效定量基本指標計分是按照功效系數(shù)法計分原理,將評價指標實際值對照行業(yè)評價標準,按照規(guī)定的計分公式計算各項基本指標得分。計算公式為:
基本指標總得分=∑單項基本指標得分
單項基本指標得分=本檔基礎分+調整分
本檔基礎分=指標權數(shù)×本檔標準系數(shù)
調整分=功效系數(shù)×(上檔基礎分-本檔基礎分)
上檔基礎分=指標權數(shù)×上檔標準系數(shù)
功效系數(shù)=(實際值-本檔標準值)/(上檔標準值-本檔標準值)
本檔標準值是指上下兩檔標準值居于較低等級一檔。
(2)修正指標的計分
財務績效定量評價修正指標的計分是在基本指標計分結果的基礎上,運用功效系數(shù)法原理,分別計算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和經營增長四個部分的綜合修正系數(shù),再據(jù)此計算出修正后的分數(shù)。計算公式為:
修正后總得分=∑各部分修正后得分
各部分修正后得分=各部分基本指標分數(shù)×該部分綜合修正系數(shù)
某部分綜合修正系數(shù)=∑該部分各修正指標加權修正系數(shù)
某指標加權修正系數(shù)=(修正指標權數(shù)/該部分權數(shù))×該指標單項修正系數(shù)
某指標單項修正系數(shù)=1.0+(本檔標準系數(shù)+功效系數(shù)×0.2-該部分基本指標分析系數(shù))
單項修正系數(shù)控制修正幅度為0.7~1.3
某部分基本指標分析系數(shù)=該部分基本指標得分/該部分權數(shù)
在計算修正指標單項修正系數(shù)過程中,對于-些特殊情況應進行調整:
、偃绻拚笜藢嶋H值達到優(yōu)秀值以上,其單項修正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如下:
單項修正系數(shù)=1.2+本檔標準系數(shù)-該部分基本指標分析系數(shù)
、谌绻拚笜藢嶋H值處于較差值以下,其單項修正系數(shù)的計算公式如下:
單項修正系數(shù)=1.0-該部分基本指標分析系數(shù)
、廴绻Y產負債率≥,指標得0分;其他情況按照規(guī)定的公式計分。
、苋绻喱F(xiàn)金保障利潤分子為正數(shù),分母為負數(shù),單項修正系數(shù)確定為1.1;如果分子為負數(shù),分母為正數(shù),單項修正系數(shù)確定為0.9;如果分子分母同為負數(shù),單項修正系數(shù)確定為0.8.
、萑绻涣假Y產比率≥或分母為負數(shù),單項修正系數(shù)確定為0.8.
、迣τ阡N售(營業(yè))利潤增長率指標,如果上年主營業(yè)務利潤為負數(shù),本年為正數(shù),單項修正系數(shù)為1.1:如果上年主營業(yè)務利潤為零本年為正數(shù),或者上年為負數(shù)本年為零,單項修正系數(shù)確定為1.0.
、呷绻麄別指標難以確定行業(yè)標準,該指標單項修正系數(shù)確定為1.0.
(3)管理績效評價計分
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的計分一般通過專家評議打分形式完成,聘請的專家應不少于7名;評議專家應當在充分了解企業(yè)管理績效狀況的基礎上,對照評價參考標準,采取綜合分析判斷法,對企業(yè)管理績效指標做出分析評議,評判各項指標所處的水平檔次,并直接給出評分。公式為:
管理績效定性評價指標分數(shù)=∑單項指標分數(shù)
單項指標分數(shù)=(∑每位專家給定的單項指標分數(shù))/專家人數(shù)
(4)綜合績效評價計分
在得出財務績效定量評價分數(shù)和管理績效定性評價分數(shù)后,應當按照規(guī)定的權重,耦合形成綜合績效評價分數(shù)。計算公式為:
企業(yè)綜合績效評價分數(shù)=財務績效定量評價分數(shù)×70%+管理績效定性評價分數(shù)×30%
在得出評價分數(shù)以后,應當計算年度之間的績效改進度,以反映企業(yè)年度之間經營績效的變化狀況。計算公式為:
績效改進度=本期績效評價分數(shù)/基期績效評價分數(shù)
績效改進度大于1,說明經營績效上升;績效改進度小于1,說明經營績效下滑。
8.企業(yè)綜合績效評價結果
企業(yè)綜合績效評價結果以評價得分、評價類型和評價級別表示。
評價類型是根據(jù)評價分數(shù)對企業(yè)綜合績效所劃分的水平檔次,用文字和字母表示,分為優(yōu)(A)、良(B)、中(C)、低(D)、差(E)五種類型。
評價級別是對每種類型再劃分級次,以體現(xiàn)同一評價類型的不同差異,采用在字母后標注"+、一"號的方式表示。
企業(yè)綜合績效評價結果以85、70、50、40分作為類型判定的分數(shù)線。
(1)評價得分達到85分以上(含85分)的評價類型為優(yōu)(A),在此基礎上劃分為三個級別,分別為:A++≥95分:95分>A+≥90分;90分 >A≥85分。
(2)評價得分達到70分以上(含70分)不足85分的評價類型為良(B),在此基礎上劃分為三個級別,分別為:85分>B+≥80分;80分 >B≥75分;75分>B-≥70分。
(3)評價得分達到50分以上(含50分)不足70分的評價類型為中(C),在此基礎上劃分為兩個級別,分別為:70分>C≥60分;60分>C-≥50分。
(4)評價得分在40分以上(含40分)不足50分的評價類型為低(D)。
(5)評價得分在40分以下的評價類型為差(E)。
責任編輯:紀念
- 上一個文章: 《財務管理》強化輔導:上市公司基本財務分析
- 下一個文章: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