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注會《財管》每日一大題:標準成本法




注冊會計師知識點在學習過程中尤為重要,為了幫助考生找準學習方向,提高學習效率,東奧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財務成本管理的每日一大題,把握住主觀題,考試就成功一半。
【所屬章節(jié)】
《財務成本管理》第十四章 標準成本法
【知識點】標準成本法
【計算分析題】甲公司是制造業(yè)企業(yè),生產W產品,該產品的直接加工必要時間每件3小時,正常工間休息和設備調整等非生產時間每件0.68小時,正常的廢品率8%。
公司的年預算產量為1000件,年固定制造費用預算總額為36000元,變動制造費用的預算額為20000元。若該公司實際的年產量為1050件,實際耗用的工時為4000小時,實際發(fā)生的固定制造費用40000元,實際發(fā)生的變動制造費用為21000元。
要求:
(1)計算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和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
(2)用三因素法分析固定制造費用差異。
【答案】
(1)單件產品的標準工時=(3+0.68)/(1-8%)=4(小時)
直接人工標準總工時=單件產品的標準工時×公司的年預算產量=4×1000=4000(小時)
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變動制造費用預算總數(shù)/直接人工標準總工時=20000/4000=5(元/小時)
變動制造費用實際分配率=21000/4000=5.25(元/小時)
變動制造費用耗費差異=(變動制造費用實際分配率-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5.25-5)×4000=1000(元)(U)
變動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工時)×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4000-1050×4)×5=-1000(元)(F)
(2)固定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固定制造費用預算數(shù)/直接人工標準總工時=36000/4000=9(元/小時)
固定制造費用耗費差異=固定制造費用實際數(shù)-固定制造費用預算數(shù)=40000-36000=4000(元)(U)
固定制造費用閑置能量差異=(生產能量-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標準分配率=(4000-4000)×9=0
固定制造費用效率差異=(實際產量下的實際工時-實際產量下的標準工時)=(4000-1050×4)×9=-1800(元)(F)
【提示】
?、僦圃熨M用標準總工時是根據(jù)預算產量計算得到的,而不是實際產量計算得到的。在進行成本分析時,是基于實際產量下的工時;
②變動制造費用預算成本和變動制造費用標準成本不是一個概念。變動制造費用預算成本=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直接人工標準總工時(預算產量下的標準總工時);變動制造費用標準成本=變動制造費用標準分配率×實際產量下的標準總工時。
財務成本管理作為注會考試中一門科目,其難度經常被低估。CPA考試是以會計和審計科目作為核心展開的,而會計和審計相關內容的展開,其核心交匯點在于企業(yè)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為10月14-15日,記得提前做好考試安排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