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yè)成本怎么核算
精選回答
制造業(yè)成本核算程序
1.確定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產品成本計算單。
根據(jù)產品特性及生產流程,明確成本核算對象。
設立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等成本項目。
2.審核原始憑證,歸集和分配要素費用。
匯總生產中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等。
3.正確處理費用的跨期攤提工作。
采用適當?shù)姆椒?如人工工時、機器工時等)合理分攤間接費用。
4.歸集和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依據(jù)歸集與分配的費用,分別計算出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
5.歸集和分配制造費用。
將完工產品成本轉至產成品賬戶,以準確反映庫存成本。
6.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成本。
對比實際成本與計劃或標準成本,分析差異并尋求改進措施,以降低生產成本。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yè)在生產經(jīng)營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
最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1、品種法
品種法是以公司產品品種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分為產品的類別、種類、品種、規(guī)格等類別,適用于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yè)。
2、分類法
分類法是以公司產品類別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可分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產品類別,適用于產品種類多而雜,但可按照一定標展進行分類的企業(yè),例如鋼鐵廠等。
3、分步法
分步法是以公司產品的生產階段或步驟作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部門、車間、工序、加工階段等作為分配類別,適用于要求按生產階段、步驟等計算成本的企業(yè),例如造紙業(yè)等。
成本核算是指把一定時期內企業(yè)生產經(jīng)營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費用,按其性質和發(fā)生地點,分類歸集、匯總、核算,計算出該時期內生產經(jīng)營費用發(fā)生總額,分別計算出每種產品的實際成本和單位成本的管理活動。
品種法是以公司產品品種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分為產品的類別、種類、品種、規(guī)格等類別,適用于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yè)。
分類法是以公司產品類別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可分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產品類別,適用于產品種類多而雜,但可按照一定標展進行分類的企業(yè),例如鋼鐵廠等。
分步法是以公司產品的生產階段或步驟作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部門、車間、工序、加工階段等作為分配類別,適用于要求按生產階段、步驟等計算成本的企業(yè),例如造紙業(yè)等。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
了解更多會計考試資訊、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東奧CMA頻道。
免費試聽 全部>>
-
CMA
現(xiàn)金管理
2023《P2》基礎班
免費
已有2711人學習 -
CMA
債券
2023《P2》基礎班
免費
已有2729人學習 -
CMA
責任中心
2023《P1》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81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