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結構優(yōu)化
資本結構優(yōu)化方法
每股收益分析法
平均資本成本比較法
公司價值分析法
(一)每股收益分析法
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時,不同籌資方案的每股收益是相等的,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表示息稅前利潤平衡點,即每股收益無差別點;I1、I2表示兩種籌資方式下的債務利息;N1,N2表示兩種籌資方式下普通股股數;T表示所得稅稅率。
教材例:(股債決策)甲公司目前有債務資金2000萬元(年利息200萬元),普通股股數3000萬股。該公司由于有一個較好的新投資項目,需要追加籌資1500萬元,有兩種籌資方案:
A方案:增發(fā)普通股300萬股,每股發(fā)行價5元。
B方案:向銀行取得長期借款1500萬元,利息率10%。
根據財務人員測算,追加籌資后銷售額可望達到6000萬元,變動成本率60%,固定成本為1000萬元,企業(yè)所得稅稅率25%,不考慮籌資費用因素。
要求:
(1)計算長期債務和普通股籌資方式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并根據每股收益分析法確定甲公司應該選擇的方案;
(2)其他條件不變,若追加投資后預期銷售額為9000萬元,分析企業(yè)應該選擇哪種方案。
【答案】
(1)根據上述數據,代入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狀態(tài)式:
得:=1850萬元
這里,為1850萬元是兩個籌資方案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
在此點上,兩個方案的每股收益相等,均為0.38元。
企業(yè)追加籌資后預期的EBIT為:
6000×(1-60%)-1000=1400(萬元),低于無差別點1850萬元,因此,企業(yè)應該選擇A方案。在6000萬元銷售額水平上,A方案的EPS為0.27元,B方案的EPS為0.26元。
(2)若追加投資后甲公司預期銷售額為9000萬元,這種情況下的EBIT為:
9000×(1-60%)-1000=2600(萬元),大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1850萬元,因此,企業(yè)應該選擇B方案。在9000萬元銷售額水平上,A方案的EPS為0.55元,B方案的EPS為0.56元。
(二)平均資本成本比較法
例題
長達公司需籌集10000萬元長期資本,可以從貸款、發(fā)行債券、發(fā)行普通股三種方式籌集,其個別資本成本率已分別測定,有關資料如表所示。
首先,分別計算三個方案的綜合資本成本K。
A方案:K=40%×6%+10%×8%+50%×9%=7.7%
B方案:K=30%×6%+15%×8%+55%×9%=7.95%
C方案:K=20%×6%+20%×8%+60%×9%=8.2%
則A方案的綜合資本成本最低。這樣,該公司的資本結構為貸款4000萬元,發(fā)行債券1000萬元,發(fā)行普通股5000萬元。
(三)公司價值分析法
公司價值分析法——步驟
相關試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