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贗品為何是可撤銷而非無效民事法律行為?
問題來源:
正確答案:B,C,D
答案分析:(1)選項BD:鄭某與錢某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獨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均為無效;(2)選項C:“毒郵票”是一種新型毒品,王某與趙某之間的買賣合同屬于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無效。

李老師
2025-05-19 22:22:59 216人瀏覽
A選項屬于欺詐行為,確實違法,但根據(jù)《民法典》規(guī)定,欺詐一般導致的是可撤銷的民事法律行為,而非當然無效。這種情況下,受欺詐方吳某有權選擇是否撤銷交易,而非直接認定無效。而選項C中的“毒郵票”因標的物本身違法,買賣合同直接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屬于自始無效。因此雖然A選項不道德且違法,但其效力狀態(tài)屬于可撤銷而非無效,這是兩者關鍵區(qū)別。
每天努力,就會看到不一樣的自己,加油!相關答疑
-
2025-06-30
-
2025-06-30
-
2025-06-30
-
2025-05-16
-
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