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征:前罪為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也應為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前罪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五年內(nèi),不包括過失犯罪,不適用于未成年人。
更新時間:2022-02-19 12:08:20 查看全文>>
特征:前罪為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后罪也應為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前罪刑罰執(zhí)行完畢后五年內(nèi),不包括過失犯罪,不適用于未成年人。
更新時間:2022-02-19 12:08:20 查看全文>>
刑事件的種類
公訴件:大部分刑事件
自訴件:特殊刑事件
自訴件范圍
①告訴才處理的件(侮辱、誹謗;暴力干涉婚姻自由;虐待和侵占);
②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的輕微刑事件;
③被害人有證據(jù)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chǎn)權利的行為應當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件。(不適用調(diào)解)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包括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1)對刑事件的偵查、拘留、執(zhí)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
(2)檢察機關直接受理件的偵查,批準逮捕、審查起訴和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
(3)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
(4)除法律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2.以事實為根據(jù)、以法律為準繩
刑罰的種類有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是對犯罪分子適用的主要刑罰方法,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5種。
主刑只能獨立適用,不能附加適用。對1個犯罪只能適用1個主刑,不能同時適用2個或2個以上的主刑。
附加刑,是補充主刑適用的刑罰方法,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chǎn)和驅逐出境4種。
附加刑既可以獨立適用,也可以附加適用。附加適用時,對一個犯罪可以適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附加刑。
更多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刑法修正是什么
罪刑法定原則的基本內(nèi)容:法律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法律沒有明文規(guī)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
刑法基本原則包括罪刑法定原則、平等適用刑法原則、罪刑相當原則。
平等適用刑法原則: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罪刑相當原則: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
更多相關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
我國刑法規(guī)定的累犯,可分為一般累犯和特別累犯兩類:一般累犯也稱普通累犯,是指因犯罪受過一定的刑罰處罰,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內(nèi)又犯一定之罪的;特別累犯,是指曾犯一定之罪,刑罰執(zhí)行完畢或者赦免以后,又再犯此一定之罪的。即除犯某種特定罪者外,犯其他罪不構成特別累犯。
一般累犯的后果后果有三個:應當從重處罰、不能適用緩刑、不通適用假釋。
一般累犯主觀條件
前罪和后罪都必須是故意犯罪。這是對應第65條第一款的但書的,也就是說,過失不存在累犯,累犯的主觀方面排除過失。這反應的是立法上控制累犯的范圍,重點就是在于懲治那些主觀上處于故意而實施犯罪的行為。
一般累犯刑度條件
前罪所判刑罰和后罪所判刑罰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有期徒刑以上”包括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邏輯上無期徒刑和死刑不存 在執(zhí)行完畢的情況,但是根據(jù)我國減刑和假釋的制度,以及憲法中規(guī)定的赦免的制度,以上兩個刑種有可能出現(xiàn)累犯的情況。應當指出,前罪刑罰是已經(jīng)被實際判處并執(zhí)行完畢的,是種已然刑罰,而后罪刑罰是尚未被實際判處的,只是種估計,如果后罪沒有被實際判處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罰,犯罪人不能構成累犯。
一般累犯時間條件
最新知識問答
名師講解一般累犯的特征是什么
知識導航
注冊會計師
初級會計師
初級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