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內部控制的性質和程度_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要點




注會審計教材語言晦澀,專業(yè)性較強,對于難以理解的部分,考生可結合教材中的案例進行分析,加深對知識點的感性認識。為幫助大家學習和理解,東奧整理了25年注冊會計師審計學習要點講解,一起來學習吧!
【所屬章節(jié)】
第七章:風險評估
第四節(jié):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各要素
【知 識 點】
了解內部控制的性質和程度
(一)了解內部控制的性質
目的 | 注冊會計師了解內部控制的目的,就是為了評價: 1.控制設計的有效性 2.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 |
作用 | 在評價控制設計的有效性以及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時,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各項要素: 1.有助于其初步了解被審計單位如何識別和應對經(jīng)營風險 2.有助于注冊會計師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包括計劃測試控制運行的有效性 |
舉例 | 1.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環(huán)境、風險評估和內部監(jiān)督要素,更有可能影響財務報表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2.注冊會計師了解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tǒng)與溝通以及控制活動要素,更有可能影響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 |
(二)了解內部控制的程度
概念 | 對內部控制了解的程度:是指注冊會計師在實施風險評估程序時,了解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范圍及深度 | |
包括 | 評價控制 設計的有效性 | 涉及考慮該控制單獨或連同其他控制是否能夠有效防止或發(fā)現(xiàn)并糾正重大錯報 需要注意的是,設計不當?shù)目刂瓶赡鼙砻鞔嬖谥档藐P注的內部控制缺陷 |
確定其是 否得到執(zhí)行 | 是指某項控制存在且被審計單位正在使用 | |
不包括 | 對控制是否得到一貫執(zhí)行的測試 |
(三)了解內部控制實施的程序
程序 | 注冊會計師通常實施下列風險評估程序,以獲取有關控制設計有效性和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的審計證據(jù): 1.詢問被審計單位的人員(證明力較弱) 2.觀察特定控制的運用(內控正在執(zhí)行?) 3.檢查文件和報告(有哪些內部控制?) 4.追蹤交易在財務報告信息系統(tǒng)中的處理過程(穿行測試)(即使設計有缺陷,也應該做,防止誤判) |
說明 | 1.詢問本身并不足以評價控制設計的有效性以及確定其是否得到執(zhí)行,注冊會計師應當將詢問與其他風險評估程序結合使用 2.了解內部控制通常不涉及分析程序和重新執(zhí)行(定性、控制測試) |
(四)了解內部控制與測試控制運行有效性的關系
1.除非存在某些可以使控制得到一貫運行的自動化控制,否則,注冊會計師對控制的了解并不足以測試控制運行的有效性。(★★★★)
2.由于信息技術處理流程的內在一貫性,實施審計程序確定某項自動化控制是否得到執(zhí)行,也可能實現(xiàn)對控制運行有效性測試的目標,這取決于注冊會計師對控制(如針對程序變更的控制)的評估和測試。(人工控制:穩(wěn)定性差)
● ● ●
以上就是注冊會計師考試審計科目知識點“了解內部控制的性質和程度”的相關內容,審計科目對刷題的要求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在基礎入門階段,習題能對考生們理解知識點起到不小的作用,以下為免費題庫內容,快來打卡吧!
注:以上內容選自張敬富老師《審計》科目基礎班授課講義
(本文是東奧會計在線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來自東奧會計在線)
注冊會計師導航
-
考試資訊
-
考試資料
考試資料 | 會計 | 審計 | 稅法 | 經(jīng)濟法 | 財管 | 戰(zhàn)略 | 考試經(jīng)驗 | 考試大綱 | 免費答疑
-
輔導課程
-
考試題庫
-
互動交流
-
東奧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