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來源:
第二節(jié) 收入的確認和計量
案例引入:
2000元買西服,送領帶
思考:西服和領帶,賣家分別確認多少收入呢?
第1步,識別合同:這是一個合同,明確了雙方的權利、義務和支付條款等。
第2步,識別合同中的單項履約義務:西服、領帶。
第3步,確定交易價格:2000元。
第4步,將交易價格分攤至各單項履約義務:
西服應分攤的交易價格=2000×1800÷(1800+700)=1440(元)
領帶應分攤的交易價格=2000×700÷(1800+700)=560(元)
第5步,履行各單項履約義務時確認收入:
西服應確認的收入為1440元,領帶應確認的收入為560元。
根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2018),收入確認和計量大致分為五步(“五步法”模型):
【提示】第一步、第二步和第五步主要與收入的確認有關,第三步和第四步主要與收入的計量有關。
需要說明的是,一般而言,確認和計量任何一項合同收入應考慮全部的五個步驟。但履行某些合同義務確認收入不一定都經(jīng)過五個步驟,如企業(yè)按照第二步確定某項合同僅為單項履約義務時,可以從第三步直接進入第五步確認收入,不需要第四步(分攤交易價格)。
【考點1】識別與客戶訂立的合同(★★)
(一)合同識別
1.合同的定義
合同,是指雙方或多方之間訂立有法律約束力的權利義務的協(xié)議。合同有書面形式、口頭形式以及其他形式(如隱含于商業(yè)慣例或企業(yè)以往的習慣做法中等)。
2.合同存在的五項條件
當企業(yè)與客戶之間的合同同時滿足下列五項條件的,企業(yè)應當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約義務,即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時確認收入(即用“五步法”模型):
對價很可能無法收回時(即合同條件5不滿足時),應當判斷其原因是由于客戶的信用風險(支付對價的能力和意圖)還是企業(yè)向客戶提供了價格折讓所致。后者應當在第3步確定交易價格時進行考慮(即可以用五步法)。
【思考】什么負債呢?
【回答】若負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剩余義務,則應確認合同負債。企業(yè)在向客戶轉讓商品之前,按照已收或應收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貸:合同負債
企業(yè)向客戶轉讓相關商品時(即履行合同履約義務時):
借:合同負債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其他業(yè)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牛老師
2021-05-29 11:08:33 5448人瀏覽
預計負債:屬通常與或有事項相關,企業(yè)由對外提供擔保、未決訴訟、重組義務產(chǎn)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營業(yè)外支出”等科目,貸記本科目。由產(chǎn)品質(zhì)量保證產(chǎn)生的預計負債,應按確定的金額,借記“銷售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銷售退回(可以估計退貨率)、未決訴訟、重組義務。對于附有銷售退回條款的銷售,可以估計退貨率的,企業(yè)應當在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時,按照因向客戶轉讓商品而預期有權收取的對價金額(即不包含預期因銷售退回將退還的金額)確認收入,按照預期因銷售退回將退還的金額確認負債(預計負債)。
合同負債,是指企業(yè)已收或應收客戶對價而應向客戶轉讓商品的義務。如企業(yè)在轉讓承諾的商品之前已收取的款項。---合同負債與收入確認有關,收了錢,但是沒有交付商品等,合同負債就是存在進一步交付義務的情況,比如客戶沒有使用的積分對應的金額。
相關答疑
-
2023-08-24
-
2023-07-21
-
2023-05-26
-
2020-08-14
-
2020-08-08
您可能感興趣的中級會計試題
- 單選題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17年1月1日,甲公司發(fā)出一批實際成本為120萬元的原材料,委托乙公司加工應稅消費品,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chǎn)非應稅消費品。2×17年5月30日,甲公司收回乙公司加工的應稅消費品并驗收入庫。甲公司根據(jù)乙公司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向乙公司支付加工費6萬元、增值稅0.78萬元,另支付消費稅14萬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公司收回該批應稅消費品的入
- 單選題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和購買商品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2×17年11月20日,從外地購入原材料50噸,收到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售價為每噸1000元,購買價款共為50000元,增值稅稅額為6500元,運輸途中另發(fā)生運輸費2500元,取得的運輸業(yè)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中注明的進項稅額為225元,裝卸費1000元,保險費1000元。運輸途中發(fā)生2%的損耗,經(jīng)查明是合理損耗,則該原材料的入賬價值為(
- 單選題 下列各項中不計入外購存貨成本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