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三遞延所得稅如何確認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
問下老師資料3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怎么確認? 賬面價值是5000-15000*15% 計稅基礎是0 所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問題來源:
甲公司(制造業(yè)企業(yè))2×22年實現(xiàn)利潤總額3260萬元,當年度發(fā)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項如下:
(1)自2×22年2月20日起自行研發(fā)一項新技術,2×22年以銀行存款支付研發(fā)支出共計460萬元,其中研究階段支出120萬元,開發(fā)階段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60萬元,符合資本化條件的支出280萬元,研發(fā)活動至2×22年底仍在進行中。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為開發(fā)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fā)生的研究開發(fā)費用,未形成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guī)定據(jù)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fā)費用的10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符合資本化條件支出的200%攤銷。
(2)2×22年7月20日,自公開市場以每股7.5元購入20萬股乙公司股票,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權益工具投資核算。2×22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收盤價為每股8.8元。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持有的股票等金融資產以取得成本作為計稅基礎。
(3)2×22年發(fā)生廣告費5000萬元。甲公司當年度銷售收入15000萬元。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發(fā)生的廣告費不超過當年銷售收入15%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其他有關資料:①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②除上述差異外,甲公司2×22年未發(fā)生其他納稅調整事項;③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無期初余額;④假定甲公司在未來期間能夠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利用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所得稅影響。
要求:
(1)對甲公司2×22年進行研發(fā)新技術發(fā)生支出進行會計處理,確定2×22年12月31日所形成開發(fā)支出的計稅基礎,判斷是否確認遞延所得稅并說明理由。
借:研發(fā)支出——費用化支出 180(120+60)
——資本化支出 280
貸:銀行存款 460
②開發(fā)支出的計稅基礎=280×200%=560(萬元),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
理由:該項交易不是企業(yè)合并,交易發(fā)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違背歷史成本計量屬性。
①甲公司購入及持有乙公司股票會計分錄: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成本
150(20×7.5)
貸:銀行存款 150
借: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26(20×8.8-20×7.5)
貸:其他綜合收益 26
②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在2×22年12月31日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負債=(176-150)×25%=6.5(萬元)。
③相關的會計分錄:
借:其他綜合收益 6.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6.5
①甲公司2×22年應交所得稅=[3260-180×100%+(5000-15000×15%)]×25%=1457.5(萬元)。
甲公司2×22年遞延所得稅=-(5000-15000×15%)×25%=-687.5(萬元)。
甲公司2×22年所得稅費用=1457.5-687.5=770(萬元)。
②確認所得稅費用相關的會計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770
遞延所得稅資產 687.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1457.5

劉老師
2023-07-24 06:47:25 4888人瀏覽
實際發(fā)生5000 ,當年可以抵扣15000*15%=2250,以后抵扣 5000-2250=2750 ,
題目支付這個金額了,沒有負債價值, 假定資產核算,
假定賬面價值是0 ,計稅基礎=以后抵扣2750 ,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 687.5 。
您再理解一下,如有其他疑問歡迎繼續(xù)交流,加油!相關答疑
-
2024-08-08
-
2022-07-25
-
2020-11-01
-
2020-08-28
-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