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精選回答
個稅的計算主要基于應納稅所得額和適用的稅率。應納稅所得額是稅前收入減去起征點(目前為5000元)以及各類扣除項(包括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等)后的金額。適用的稅率則根據應納稅所得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我國采用超額累進稅率制度。
具體的計算步驟如下:
1.計算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前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如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如子女教育、住房貸款利息等)-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根據應納稅所得額查找對應的稅率和速算扣除數。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分為7級,從3%到45%不等,每一級對應不同的應納稅所得額范圍。
3.應用個稅計算公式計算應繳稅款: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應繳稅款。
個稅專項扣除是指個人所得稅法規(guī)定的一些特定支出項目,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扣除,從而減少應繳納的稅款。這些扣除項目旨在減輕納稅人的稅收負擔,更好地反映納稅人的實際經濟情況。
目前,個稅專項扣除主要包括以下幾項:
1.子女教育:每個子女每月的扣除標準為2000元。這適用于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
2.繼續(xù)教育:對于在中國境內接受學歷(學位)繼續(xù)教育的支出,納稅人可以享受每月400元的定額扣除。同一學歷(學位)繼續(xù)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過48個月。而納稅人接受技能人員職業(yè)資格繼續(xù)教育、專業(yè)技術人員職業(yè)資格繼續(xù)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關證書的當年,可以按照3600元定額扣除。
3.大病醫(yī)療:納稅人發(fā)生的與基本醫(yī)保相關的醫(yī)藥費用支出,在扣除醫(yī)保報銷后,個人負擔(指醫(yī)保目錄范圍內的自付部分)累計超過15000元的部分,可以在年度匯算清繳時,在80000元限額內據實扣除。
4.住房貸款利息:對于首套住房貸款的利息扣除,納稅人可以享受每月一定額度的扣除,具體數額可能會因政策而有所變動。
5.住房租金:住房租金的扣除標準會根據納稅人所在城市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通常每月會有一定的定額扣除。
6.贍養(yǎng)老人:贍養(yǎng)老人的扣除標準會根據納稅人的具體情況(如是否為獨生子女)而有所不同,最高可以達到每月2000元。
相關知識點推薦,可以點擊查看:
更多知識點講解和考試重難點的分析解讀,可以關注東奧會計在線稅務師稅法二欄目。
免費試聽 全部>>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的征稅對象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 -
稅務師
企業(yè)所得稅概念及計稅依據
2024《稅法二》精學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00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