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訂貨量公式如何理解
精選回答
經濟訂貨量計算公式:Q*=SQRT(2DS/C)
其中,Q*--經濟訂貨批量、D--商品年需求量、S--每次訂貨成本、C--單位商品年保管費用,SQRT--根號,即開平方。
公式含義可拆解為:經濟訂貨批量=開平方根(2*年度計劃進貨量*平均每次訂貨費用/單位存貨變動儲存成本)
在一定時期存貨總需求量一定的情況下,每次訂貨量越大,訂貨次數(shù)越少,訂貨成本總額越低,即一定時期的訂貨成本總額與每次訂貨量成反比。在一定時期存貨總需求量一定的情況下,每次訂貨量越大,存貨平均庫存量越大,儲存成本總額越高,即一定時期的儲存成本總額與每次訂貨量成正比。
經濟訂貨量的定義:
經濟訂貨量通過平衡采購進貨成本和保管倉儲成本核算,以實現(xiàn)總庫存成本最低的最佳訂貨量。經濟訂貨量是固定訂貨量模型的一種,可以用來確定企業(yè)一次訂貨(外購或自制)的數(shù)量。當企業(yè)按照經濟訂貨量來訂貨時,可實現(xiàn)訂貨成本和儲存成本之和最小化。
經濟訂貨基本模型假設:
1.存貨總需求量是已知常數(shù)。
2.訂貨提前期是常數(shù)。
3.貨物是一次性入庫。
4.單位貨物成本為常數(shù),無批量折扣。
5.庫存儲存成本與庫存水平呈線性關系。
6.貨物是一種獨立需求的物品,不受其他貨物影響。
7.不允許缺貨,即無缺貨成本。
使存貨總成本最低的進貨批量,叫做經濟訂貨批量或經濟批量。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
了解更多會計考試資訊、知識點,可以點擊查看東奧CMA頻道。
免費試聽 全部>>
-
CMA
現(xiàn)金管理
2023《P2》基礎班
免費
已有2711人學習 -
CMA
債券
2023《P2》基礎班
免費
已有2729人學習 -
CMA
責任中心
2023《P1》基礎班
免費
已有2581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