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余成本是否要減信用減值損失?
攤余成本到底減不減信用減值損失?為何前幾問的 利息收入用的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中的攤余成本沒有減信用減值損失?
問題來源:
2×18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2000萬元(與公允價值相等)購入乙公司同日發(fā)行的債券,該債券期限為5年,債券面值為2500萬元,票面年利率為4.72%,購入時實際年利率為10%,每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甲公司將該債券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chǎn)。
2×18年12月31日,按該金融資產(chǎn)未來12個月內(nèi)確認預期信用損失準備20萬元。
2×19年12月31日,按整個存續(xù)期內(nèi)確認預期信用損失準備余額50萬元。
2×20年12月31日,按整個存續(xù)期內(nèi)確認預期信用損失準備余額100萬元。
2×19年12月31日該債券投資公允價值為2090萬元,2×20年12月31日該債券投資公允價值為2010萬元。
2×21年1月10日,甲公司將上述投資對外出售,售價為2015萬元。
假定本題利息收入根據(jù)金融資產(chǎn)賬面余額乘以實際利率計算確定,不考慮其他因素。
要求:
(1)編制2×18年12月31日取得債券投資及確認預期信用損失的會計分錄。
借:其他債權投資—成本 2500
貸:銀行存款 2000
其他債權投資—利息調(diào)整 500
借:信用減值損失 20
貸: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準備 20
(2)計算2×19年12月31日“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科目余額、2×19年應確認的利息收入及損失準備,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2×19年12月31日該債券投資公允價值為2090萬元,應確認的利息收入=期初賬面余額×實際利率=2000×10%=200(萬元),確認公允價值變動前該金融資產(chǎn)賬面余額=2000+2000×10%-2500×4.72%=2082(萬元),應確認“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余額=2090-2082=8(萬元),本期“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發(fā)生額=8-0=8(萬元)。
①確認利息收入
借:其他債權投資—利息調(diào)整 82
應收利息 118
貸:投資收益 200
②收到利息
借:銀行存款 118
貸:應收利息 118
③確認期末公允價值變動
借: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8
貸: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8
2×19年12月31日預期信用損失準備余額為50萬元,本期應確認的損失準備金額=50-20=30(萬元)。
借:信用減值損失 30
貸: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準備 30
(3)計算2×20年12月31日“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科目余額、2×20年應確認的利息收入及損失準備,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2×20年12月31日該債券投資公允價值為2010萬元,賬面余額=2082+2082×10%-2500×4.72%=2172.2(萬元),累計應確認“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余額=2010-2172.2=-162.2(萬元),2×20年度“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發(fā)生額=-162.2-8=-170.2(萬元)。
2×20年12月31日收到債券利息=2500×4.72%=118(萬元),則根據(jù)實際利率法確定的利息收入=2082×10%=208.2(萬元)。
①確認利息收入
借:其他債權投資—利息調(diào)整 90.2
應收利息 118
貸:投資收益 208.2
②收到利息
借:銀行存款 118
貸:應收利息 118
③確認期末公允價值變動
借: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70.2
貸: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70.2
2×20年12月31日預期信用損失準備余額為100萬元,本期應確認的損失準備=100-20-30=50(萬元)。
借:信用減值損失 50
貸: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準備 50
(4)計算2×20年12月31日該債券投資攤余成本。
2×20年12月31日該債券投資攤余成本=2172.2-100=2072.2(萬元)。
(5)編制2×21年1月10日出售該債券投資的會計分錄。(★★★)
借:銀行存款 2015
其他債權投資—利息調(diào)整 327.8
(500-82-90.2)
—公允價值變動 162.2
?。?70.2-8)
貸:其他債權投資—成本 2500
投資收益 5
借:投資收益 62.2
其他綜合收益—信用減值準備 100
貸: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公允價值變動 162.2
(170.2-8)

王老師
2020-06-04 23:11:52 16441人瀏覽
攤余成本到底減不減信用減值損失?答:是要減的。
為何前幾問的 利息收入用的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中的攤余成本沒有減信用減值損失?答:因為是預期信用損失,所以計算投資收益時不是用的攤余成本計算的,而是用的期初賬面余額*實際利率來計算的。
金融工具減值的三階段
按照準則相關規(guī)定,可以將金融工具發(fā)生信用減值的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對于不同階段的金融工具的減值有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
?。?/span>1)信用風險自初始確認后未顯著增加(第一階段)
對于處于該階段的金融工具,企業(yè)應當按照未來12個月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損失準備,并按其賬面余額(即未扣除減值準備)和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
?。?/span>2)信用風險自初始確認后已顯著增加但尚未發(fā)生信用減值(第二階段)
對于處于該階段的金融工具,企業(yè)應當按照該工具整個存續(xù)期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損失準備,并按其賬面余額和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
?。?/span>3)初始確認后發(fā)生信用減值(第三階段)。
對于處于該階段的金融工具,企業(yè)應當按照該工具整個存續(xù)期的預期信用損失計量損失準備,但對利息收入的計算不同于處于前兩階段的金融資產(chǎn)。對于已發(fā)生信用減值的金融資產(chǎn),企業(yè)應當按其攤余成本(賬面余額減已計提減值準備)和實際利率計算利息收入。
相關答疑
-
2023-06-20
-
2021-06-02
-
2021-05-30
-
2020-09-01
-
2020-06-09
您可能感興趣的中級會計試題
- 判斷題 國有獨資企業(yè)、國有獨資公司、國有資本控股公司的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因貪污、賄賂、侵占財產(chǎn)、挪用財產(chǎn)或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秩序被判處刑罰的,5年內(nèi)不得擔任上述三類公司的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 ?。?/a>
- 多選題 根據(jù)票據(jù)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在票據(jù)上更改特定記載事項的,將導致票據(jù)無效。下列各項中,屬于該記載事項的有( ?。?/a>
- 判斷題 事業(yè)單位與其他國有單位之間發(fā)生國有資產(chǎn)產(chǎn)權糾紛的,應先向同級或者共同上一級財政部門申請調(diào)解或者裁定。(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