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合規(guī)有哪些忌諱?
在會計實務工作中,稅務合規(guī)最忌諱的一句話是:我們以前一直就這樣做的。這句話在邏輯上存在一個假設,就是認定以前的做法是對的,所以照以前的方法做也應是對的。
此一假設謬矣!要知道,以前一直這樣做不代表這樣做就是對的,以前這樣做一直沒出問題,不代表今后就不會出問題。
很多稅務風險在公司體量較小時不易暴露,等到公司做大了,問題就放大了,風險自然也跟著放大了。
舉個民企最常見的例子,大股東從公司拿錢,似乎司空見慣。會計做賬,掛在“其他應收款”科目即可。如果公司小,這種做法似乎沒什么稅務風險;等到公司大了,就要當心了,大額的、長期的股東借款,很可能被稅務認定為分紅,要征收20%的個稅。
再就是公司規(guī)模較小時,即便風險暴露,追究責任時,責任不會太大;等到公司做大了,問題曝光,再追究責任時,不僅責任會變大,責任的性質也可能升級。
譬如,以費用報銷方式給員工發(fā)放獎金福利,公司小時,問題被稅務發(fā)現(xiàn)了,基本上就是補稅、罰款、交滯納金。公司大了,可能被認定為做假賬偷稅,涉嫌虛開發(fā)票等,果真如此,經(jīng)濟處罰會升級為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關于稅務合規(guī)忌諱及相關問題。最后需要告誡大家的是:丟掉幻想,規(guī)范賬務、稅務,從現(xiàn)在做起!
(本文來源:指尖上的會計 作者:袁國輝)
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管理會計資訊
推薦課程:財務晉升體系 | 零基礎財務經(jīng)理崗位養(yǎng)成 | 一站掌握會計稅務管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