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發(fā)票上單價是否默認為含稅單價?
問題來源:
1.審核獲取的2022年相關資料如下:
(1)1月10日第20號憑證:銷售產品一批,不含稅售價為50000元,隨同產品出售但單獨計價的包裝物1000個,普通發(fā)票上注明單價為每個11.3元,款項尚未收到。
借:應收賬款 678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5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500
營業(yè)外收入 11300
(2)6月1日第10號憑證:將自產產品用于建造廠房(年底尚未完工),同類產品不含稅售價為10萬元,成本為8萬元。
借:在建工程 113000
貸:主營業(yè)務收入 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3000
借:主營業(yè)務成本 80000
貸:庫存商品 80000
(3)10月31日第20號憑證:新購置并實際使用環(huán)境保護專用設備,取得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400萬元,款項已通過銀行存款劃轉。
借:固定資產 40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520000
貸:銀行存款 4520000
(4)審核“銷售費用”賬戶(金額為180萬元),其中記載如下事項:
①招待客戶的住宿費和景點門票金額為7萬元。
②招待客戶的餐飲費金額為3萬元。
③贊助給與本公司生產經營無關的個人金額為2萬元。
④業(yè)務宣傳費為100萬元。
⑤委托乙中介公司介紹客戶,成功與乙公司介紹的客戶交易300萬元,甲公司以18萬元轉賬支票支付乙公司傭金。
(5)審核“管理費用”賬戶(金額為500萬元),其中公司年會支出金額為5萬元。
(6)審核“財務費用”賬戶(金額為200萬元),其中2021年11月甲公司接受股東肖先生投資,約定肖先生于2021年12月1日投入400萬元。2022年1月1日甲公司向銀行借款2800萬元,期限1年;肖先生于2022年4月1日僅投入200萬元,直到10月1日才投入剩余的200萬元。
2.其他情況說明:
(1)所有產品增值稅適用稅率為13%,增值稅按月申報繳納。各月“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均為貸方余額,并按規(guī)定結轉至“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除企業(yè)所得稅外的其他各項稅收均已繳納完畢。
(2)公司賬面營業(yè)收入為10009萬元,營業(yè)成本4000萬元,稅金及附加為200萬元,利潤總額為4930.13萬元,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15%,已預繳企業(yè)所得稅500萬元。
(3)新購置并實際使用環(huán)境保護專用設備當年會計計提折舊金額為50萬元。
(4)城市維護建設稅稅率為7%,教育費附加征收比率為3%(地方教育附加本題忽略不計),同類同期銀行貸款年利率為7%。
(5)未涉及的納稅事項均處理正確。
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回答下列問題(計算結果以“元”為單位,小數(shù)點后保留兩位)。
應補繳增值稅=11300÷(1+13%)×13%=1300(元)。
應補繳城建稅及附加=1300×(7%+3%)=130(元)。
業(yè)務(2):將自產產品用于建造廠房,增值稅無須視同銷售,無須計算銷項稅額。
多繳增值稅=100000×13%=13000(元)。
多繳城建稅及附加=13000×(7%+3%)=1300(元)。
業(yè)務(3)~業(yè)務(6),不影響相關稅費。
業(yè)務(2):主營業(yè)務收入應減少100000元;主營業(yè)務成本應減少80000元;多繳的城建稅及附加1300元應在確定利潤總額時加上。
業(yè)務(3):
①高新技術企業(yè)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置的設備、器具,允許當年一次性全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并允許在稅前實行100%加計扣除:
a.稅會折舊差異:應納稅調減金額=(400-50)×10000=3500000(元);
b.加計扣除政策:在確定應納稅所得稅時準予多扣除的金額=4000000(元);
②企業(yè)購置并實際使用環(huán)境保護、節(jié)能節(jié)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投資額的10%可以從企業(yè)當年的應納稅額中抵免:
抵免金額=400×10000×10%=400000(元)。
業(yè)務(4):
①和②屬于業(yè)務招待費:
a.會計扣除金額=(7+3)×10000=100000(元)。
b.稅法扣除限額=100000×60%與(10009-10+1)×10000×5‰的較小者=60000(元)。
c.應納稅調增金額=100000-60000=40000(元)。
③屬于非廣告性質的贊助支出:應納稅調增金額=20000(元)。
④屬于業(yè)務宣傳費:
a.會計扣除金額=1000000(元)。
b.稅法扣除限額=(10009-10+1)×10000×15%=15000000(元)。
c.無須納稅調整。
⑤屬于傭金手續(xù)費:
a.會計扣除金額=180000(元)。
b.稅法扣除限額=300×10000×5%=150000(元)。
c.應納稅調增金額=180000-150000=30000(元)。
業(yè)務(5):公司年會支出屬于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支出,據(jù)實扣除,無須納稅調整。
業(yè)務(6):存在股東投資未到位時,該期借款額中相當于未繳足注冊資本額的部分所對應的借款利息不得稅前扣除。
應納稅調增金額=不得扣除的利息費用= (2800×7%×3/12×400/2800+2800×7%×6/12×200/2800)×10000 =140000(元)。
2022年利潤總額=(10009-10+1)×10000-(40000000-80000)-(2000000+130-1300)-1800000-5000000-2000000=49281170(元);
或者,2022年利潤總額=4930.13×10000+10000-11300-130-100000+80000+1300=49281170(元)。
2022年應納稅所得額=49281170-3500000-4000000+40000+20000+30000+140000=42011170(元);
2022年應繳納企業(yè)所得稅總額=42011170×15%-4000000×10%=5901675.5(元)。
應補繳企業(yè)所得稅=5901675.5-5000000=901675.5(元)。


丁老師
2023-11-06 16:26:27 966人瀏覽
是的,此時普通發(fā)票上面的單價沒有特殊說明是不含稅的~
那么我們就默認為是含稅的處理的~因此是要做價稅分離的~
為您總結:
題目中給出的價格什么時候是含稅的,什么時候是不含稅的?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以下情況是含稅的:
(1)商業(yè)企業(yè)零售價為含稅價;
(2)普通發(fā)票上注明的銷售額是含稅價;
(3)價外費用一般為含增值稅收入;
(4)需要并入銷售額一并納稅的包裝物押金為含增值稅收入;
(5)除以下不含稅的情況外的其他沒有明確說明不含稅的情況。
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以下情況是不含稅的:
(1)題中明確說明是不含稅的;
(2)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金額;
(3)機動車銷售統(tǒng)一發(fā)票上注明的金額;
(4)海關專用繳款書上面的金額;
(5)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繳款憑證上面的金額;
(6)按規(guī)定抵扣了進項稅額的貨物的成本。
您再理解下~~~祝您輕松過關~~~
相關答疑
-
2023-11-18
-
2023-11-18
-
2023-11-15
-
2023-11-08
-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