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轉(zhuǎn)投時固定資產(chǎn)轉(zhuǎn)投資性房地產(chǎn)差額如何處理?
為什么這里的差額是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前面的轉(zhuǎn)換日的公允價值是800時差異用的是其他綜合收益,難道是借差用“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貸差是用“其他綜合收益”科目?
問題來源:
【答案】
2×23年 | 2×24年 | |
2×23年1月1日轉(zhuǎn)換時的賬面價值 =750-750÷20×4年=750-150=600(萬元)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成本 800 累計折舊 150 貸:固定資產(chǎn) 750 其他綜合收益 200 | ||
2×23年12月31日(過了1年)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100(900-8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2×24年12月31日(過了2年)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900-850) 貸:投資性房地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50 | ||
該投資性房地產(chǎn)在2×23年12月31日 (1)賬面價值=900(萬元)(公允價值) (2)計稅基礎(chǔ) =750-750÷20×5年 =562.50(萬元) | 該投資性房地產(chǎn)在2×24年12月31日 (1)賬面價值=850(萬元)(公允價值) (2)計稅基礎(chǔ) =750-750÷20×6年 =525(萬元) | |
資產(chǎn):賬面價值>計稅基礎(chǔ),產(chǎn)生應(yīng)納稅暫時性差異337.50萬元(900-562.50),確認(rèn)遞延所得稅負債84.375(337.50×25%) 其中:確認(rèn)其他綜合收益=200×25%=50(萬元) | 資產(chǎn):賬面價值>計稅基礎(chǔ),應(yīng)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325萬元(850-525),確認(rèn)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81.25萬元(325×25%) ![]() | |
分錄如下: 借:其他綜合收益 50 所得稅費用 34.3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84.375 | 分錄如下: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3.125 貸:所得稅費用 3.125 | |
2×23年應(yīng)交所得稅 =(3 000-公允價值變動100-稅法折舊750÷20)×25% =715.62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715.625 貸:應(yīng)交稅費—應(yīng)交所得稅 715.625 | 2×24年應(yīng)交所得稅 =(3 000+公允價值變動50-稅法折舊750÷20)×25% =753.12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753.125 貸:應(yīng)交稅費—應(yīng)交所得稅 753.125 | |
另一種情況:如果轉(zhuǎn)換時公允價值為400萬元,2×23年12月31日的公允價值依然為900萬元 2×23年1月1日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成本 400 累計折舊 15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200 貸:固定資產(chǎn) 750 | — | |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50 貸:所得稅費用 50 2×23年12月31日 借:投資性房地產(chǎn)—公允價值變動 5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500 借:所得稅費用 134.375(倒擠)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84.375 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50 | — | |
2×23年應(yīng)交所得稅 =(3 000-公允價值變動300-稅法折舊750÷20)×25% =665.62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665.625 貸:應(yīng)交稅費—應(yīng)交所得稅 665.625 | — |

王老師
2024-07-19 17:47:45 1063人瀏覽
非轉(zhuǎn)投時,固定資產(chǎn)轉(zhuǎn)為投資性房地產(chǎn)的差額處理取決于轉(zhuǎn)換時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異。若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差額計入“其他綜合收益”。這是因為這部分收益還未真正實現(xiàn),所以先計入其他綜合收益,待真正處置該資產(chǎn)時再轉(zhuǎn)入損益。如果此時轉(zhuǎn)換時公允價值小于賬面價值是差額直接記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要分情況。
每個努力學(xué)習(xí)的小天使都會有收獲的,加油!相關(guān)答疑
-
2024-08-02
-
2024-07-23
-
2023-07-19
-
2020-07-30
-
2019-08-22
您可能感興趣的中級會計試題
中級會計相關(guān)知識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