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優(yōu)先股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計算方法詳解
老師,您好,本題中含有優(yōu)先股的每股收益無差別點計算方法,利用閆老師的方法:(大股數(shù)*大的稅前財務負擔-小股數(shù)*小的稅前財務負擔)/(大股數(shù)-小股數(shù))=【(600+288+800)*0.5-(600+800)*0.1】/(0.5-0.1)=1760;結果不對,想問下老師錯在哪里了;已將優(yōu)先股的股利換算為稅前數(shù)據(jù)
問題來源:
【例題?綜合題?2018卷Ⅰ】甲公司是一家制造業(yè)上市公司,生產A、B、C三種產品,最近幾年,市場需求旺盛,公司正在考慮通過籌資擴大產能。2018年,公司長期債務10000萬元,年利率6%,流通在外普通股1000萬股,每股面值1元,無優(yōu)先股。
資料一:A、B、C三種產品都需要通過一臺關鍵設備加工,該設備是公司的關鍵約束資源。年加工能力2500小時。假設A、B、C三種產品當年生產當年銷售。年初年末無存貨,預計2019年A、B、C三種產品的市場正常銷量及相關資料如下:
A產品 |
B產品 |
C產品 |
|
市場正常銷量(件) |
400 |
600 |
1000 |
單位售價(萬元) |
2 |
4 |
6 |
單位變動成本(萬元) |
1.2 |
1.6 |
3.5 |
單位約束資源消耗(小時) |
1 |
2 |
2.5 |
固定成本總額(萬元) |
1000 |
資料二:為滿足市場需求,公司2019年初擬新增一臺與關鍵約束資源相同的設備,需要籌集10000萬元。該設備新增年固定成本600萬元,原固定成本總額1000萬元照常發(fā)生,現(xiàn)有兩種籌資方案可供選擇。
方案1:平價發(fā)行優(yōu)先股籌資6000萬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價1250元發(fā)行債券籌資4000萬元,期限10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9%。
方案2:平價發(fā)行優(yōu)先股籌資6000萬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價10元發(fā)行普通股籌資4000萬元。
資料三:新增關鍵設備到位后,假設A產品尚有市場空間,其他條件不變,如果剩余產能不能轉移,公司擬花費200萬元進行廣告宣傳,通過擴大A產品的銷量實現(xiàn)剩余產能的充分利用。
公司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
要求:
(1)根據(jù)資料一,為有效利用現(xiàn)有的一臺關鍵設備,計算公司A、B、C三種產品的生產安排優(yōu)先順序和產量,在該生產安排下,公司的經(jīng)營杠桿和財務杠桿各是多少?
(2)根據(jù)資料二,采用每股收益無差別點法,計算兩個方案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并判斷公司應選擇哪一個籌資方案。在該籌資方案下,公司的經(jīng)營杠桿、財務杠桿、每股收益各是多少?(前已講)
(3)結合要求(1)、(2)的結果,需要說明經(jīng)營杠桿、財務杠桿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4)根據(jù)資料三,計算并判斷公司是否應利用該剩余產能。
【答案】
(1)①A產品單位約束資源邊際貢獻=(2-1.2)/1=0.8(萬元)
B產品單位約束資源邊際貢獻=(4-1.6)/2=1.2(萬元)
C產品單位約束資源邊際貢獻=(6-3.5)/2.5=1(萬元)
B產品單位約束資源邊際貢獻>C產品單位約束資源邊際貢獻>A產品單位約束資源邊際貢獻,所以應先安排生產B產品,其次是C產品,最后生產A產品。
因為假設A、B、C三種產品當年生產當年銷售。年初年末無存貨,所以B產品的產量=銷售量=600(件),C產品的產量=(2500-600×2)/2.5=520(件),沒有剩余加工能力,所以不生產A產品。
②邊際貢獻=(4-1.6)×600+(6-3.5)×520=2740(萬元)
息稅前利潤=2740-1000=1740(萬元)
稅前利潤=1740-10000×6%=1140(萬元)
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2740/1740=1.57
財務杠桿系數(shù)=1740/1140=1.53
(2)①[(EBIT-10000×6%-4000/1250×1000×9%)×(1-25%)-6000×10%]/1000=[(EBIT-10000×6%)×(1-25%)-6000×10%]/(1000+4000/10)
解得:EBIT=2408(萬元)
預計息稅前利潤=(2-1.2)×400+(4-1.6)×600+(6-3.5)×1000-1000-600=2660(萬元)
預計息稅前利潤2660萬元大于每股收益無差別點的息稅前利潤2408萬元,所以應該選擇財務杠桿大的方案1進行籌資。
②邊際貢獻=預計息稅前利潤+固定成本=2660+1000+600=4260(萬元)
歸屬于普通股的稅前利潤=2660-10000×6%-4000/1250
×1000×9%-6000×10%/(1-25%)=972(萬元)
經(jīng)營杠桿系數(shù)=4260/2660=1.6
財務杠桿系數(shù)=2660/972=2.74
每股收益=[(2660-10000×6%-4000/1250×1000×9%)×(1-25%)-6000×10%]/1000=0.73(元)
(3)因為新增一臺與關鍵約束資源相同的設備,導致固定成本增加,所以會提高經(jīng)營杠桿。
因為采用方案1進行籌資,增加固定性資本成本(利息費用和優(yōu)先股股利),所以會提高財務杠桿。
(4)公司2019年初擬新增一臺與關鍵約束資源相同的設備,所以年加工能力5000小時,按照市場正常銷量生產后剩余的產能=5000-400×1-600×2-1000×2.5=900(小時)
該剩余產能可以生產的A產品產量=900/1=900(件)
息稅前利潤=900×(2-1.2)-200=520(萬元)
息稅前利潤大于0,所以應利用該剩余產能。

樊老師
2020-04-13 14:49:14 16068人瀏覽
I大=600+6000*0.1/0.75+4000/1250*1000*9%=1688
I小=600+6000*0.1/0.75=1400
N大=1000+4000/10=1400
N小=1000
(1688*1400-1400*1000)/(1400-1000)=2408
您的股數(shù)計算是錯誤的
每個努力學習的小天使都會有收獲的,加油!相關答疑
-
2020-09-05
-
2020-09-02
-
2020-08-16
-
2020-06-16
-
20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