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負債與其他綜合收益的關系是什么?
出租時為什么遞延負債對應其他綜合收益,后面再計算為什么又對應所得稅費用,老師又有哪些遞延是對應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嗎?
問題來源:
資料一:2×17年12月31日,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租賃協(xié)議,將其原先自用的一棟寫字樓出租給乙公司使用,租賃期開始日為2×17年12月31日。當日該寫字樓的賬面余額50000萬元,已計提折舊10000萬元,未計提減值準備,公允價值為44000萬元。租期為2年,并辦妥相關手續(xù)。寫字樓原取得時成本和累計折舊不存在稅會差異。
資料二:甲公司對該寫字樓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xù)計量。企業(yè)所得稅納稅申報時,該寫字樓在其預計使用壽命內每年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均為2000萬元。
資料三:2×18年12月31日,該寫字樓的公允價值為45500萬元。
資料四:2×19年12月31日,租期屆滿,甲公司收回該寫字樓,并供本公司行政管理部門使用,當日,該寫字樓的公允價值為50000萬元。甲公司自2×20年開始對寫字樓按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尚可使用2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所得稅納稅申報時,該寫字樓在其預計使用壽命內每年允許稅前扣除的金額均為2000萬元。
資料五:2×21年1月1日,甲公司以52000萬元出售該寫字樓,款項收訖并存入銀行。
其他資料:假定甲公司未來期間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不考慮除所得稅以外的稅費及其他因素。
要求:
累計折舊 10000
貸:固定資產 50000
遞延所得稅負債 1000
其他綜合收益 3000
貸: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500
借:所得稅費用 87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875
貸:投資性房地產—成本 44000
—公允價值變動 15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4500
借:所得稅費用 16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1625
【提示】收回該寫字樓時,該寫字樓賬面價值50000萬元,計稅基礎=40000-2000×2=360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為14000萬元(50000-36000),則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14000×25%-1875=1625(萬元)。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 125
貸:所得稅費用 125

王老師
2020-09-17 22:48:56 7445人瀏覽
因為自用房地產轉為公允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時,公允價值大于賬面價值的差額是記入其他綜合收益,產生的暫時性差異,是對應的其他綜合收益,所以遞延所得稅負債是對應其他綜合收益。
而期末時公允價值上升和稅法允許扣除的折舊是影響的損益,所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是對應所得稅費用。
交易性金融負債自身信用風險引起的其他綜合收益,其他債權投資、其他權益工具投資、投資性房地產產生的其他綜合收益,這些產生的遞延所得稅都是對應其他綜合收益。
您再理解一下,如有其他疑問歡迎繼續(xù)交流,加油!相關答疑
-
2023-08-09
-
2022-06-25
-
2020-10-02
-
2020-08-24
-
2020-08-18
您可能感興趣的CPA試題
- 單選題 北京市甲公司受托分別為乙、丙企業(yè)各加工一批產品。與乙企業(yè)簽訂合同,注明原材料金額200萬元由乙企業(yè)提供,甲公司向乙企業(yè)收取加工費50萬元;與丙企業(yè)簽訂合同,注明原材料金額40萬元由甲公司提供,合同又注明加工費10萬元。甲公司就這兩項加工業(yè)務應繳納印花稅( )元。
- 單選題 某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2020年開發(fā)建造普通住宅,與當?shù)剞r業(yè)銀行簽訂借款合同一份,合同注明借款金額2000萬元;以借款和自有資金購買土地使用權,合同注明地價款2600萬元,已取得土地使用證;至2020年年底對外銷售普通住宅60000平方米,取得收入29200萬元,全部簽訂售房合同。該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2020年就上述業(yè)務應繳納印花稅( )元。